大召寺: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庙,宗教气氛浓厚
大召寺,名字由蒙古语演变而来,在原来蒙古语的意思当中,是“大庙”的意思。它有着一段非常长的历史,可以说它见证了蒙古地区的各种起起落落,从1579年修建而成开始算起,到现在已经442年了。后来因为1579年的建筑水平有限和其它种种原因,在1640年,当时的政府又对它进行了一次重修,重修以后它的名字和现在的名字是一样的,叫“无量寺”。
它是呼市一个标志性的建筑,也是当地第一个喇嘛教召庙。在过去的几百年里,它一直担任着北方名气最大的佛刹,哪怕是今天百花齐放的情形,它也仍然是我国优秀的文物保护单位。
整个大召寺的面积非常巨大,光是主体建筑就要比其它寺庙大得多,而包括主体建筑在内的面积一共达到了3万平方米。也正是因为它的大,在当年召庙众多的呼市,它脱颖而出得到了当时政府的重视,是众多召庙之首。
当然仅有面积大是不可能有悠久的历史的,而有了悠久的历史说明它其中必定有一些珍贵的藏品。寺庙内有“三绝”,分别是壁画、银佛和龙雕。除此以外还有当时仪式所需要的法器和面具等等,可以说馆藏特别丰富。
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,都很习惯把时态分为过去时、现在时和将来时。而这种分类思想并非外国特有的,相反,是中国穿出去外国的,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了全世界。
因为在大召寺成立之初,里面就有三尊大佛,被合称为“三世佛”按照它们的排列顺序来划分,刚好就代表了现在、过去和将来。刚好就和现在的时态相对应。而它们也正是在佛教文化当中担任不同时期的三佛祖。
在每年的农历年初和中旬,一般都是正月的十五还有六月的十五,大召寺内就会举行一次晒大佛的活动,那是一个对于佛教文化来说非常重要的活动。每年到了节日时间,大召寺就会将未来佛在殿前进行展示。
对于游客来说是展示,而对于信徒来说,他们需要围绕着这座大佛做各种活动。这个活动的意义在于,让民众更加了解佛教文化,对于信徒来说这是他们祈求全人类得到保佑的仪式。
有晒大佛活动,就还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活动,成为送“巴令”,这个巴令在当地的语言当中是鬼的意思。只要把巴令送走了,就能保证人们的生活风调雨顺。具体的行动方式就是把一个魔鬼形象的油面身躯放在中央,然后相关人员进行跳恰等活动,活动完成以后,会将巴令焚烧,这样一个流程走完以后,就算是把巴令送走了。
因为这个活动寓意非常好,所以每年在举行这个活动的时候,都会吸引许多附近的游客,甚至还有许多是从全国各地来这里参加活动的游客。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几乎都是大召寺最热闹的时候。